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    • 資料來源:北港鎮公所

    「北港街,即笨港」原位於笨港溪(今北港溪)出海口。明朝天啟元年(1621)顏思齊、鄭芝龍率眾登陸笨港,並引三千移民入墾,為漢人大規模移墾台灣之始祖。

    早年笨港港道迂迴,易於迴避官兵,成為先民入墾臺灣渡口之一。康熙33年(1694)樹璧和尚自湄洲,奉請媽祖赴臺傳香,笨港始建「笨港天妃廟」,即今「北港朝天宮」。不久靈氣遠播,至道光年即有詩人稱讚「北港靈祠冠闔臺。」

    商業上,笨港因依畔笨港溪而興起,康熙年,諸羅縣志即記稱:「笨港接、臺屬街市,此為最大」,乾隆年府志更記稱:「笨港街、俗稱小臺灣。」

    滿清領台,民變不斷,多次波及「笨港」因林爽文事變而建「旌義亭」、同治年戴萬生事變難者亦合祀於「旌義亭」、並改稱「義民廟」。
    北港溪一如臺灣其他溪河,非潦即旱;加上河道日益淤淺,離海愈遠,至日治,海關撤站始喪失貿易功能。但仍為農產品集散中心,日治時期糖廠的設立對北港近百年來的經濟亦帶來不少助益。
    先民移墾笨港,數百年來,不斷遭到天災、械鬥、民變、農村沒落、民間信仰多元化…等挑戰,先民憑其毅力,堅守鄉土、始能不斷開創新局。若能秉此精神,北港未來的榮景,依然值得期許。